成绩年级第一保研
喜欢跑步,拿过 田径冠军
大学期间,王浩泽的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列,获得了国家奖学金、江苏省三好学生等奖励和荣誉。
她喜欢跑步,大学时参加了校田径队,经常代表学校参加省级运动会。
据其辅导员唐智回忆,王浩泽大四时以年级排名第一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。此外,王浩泽体育成绩突出,多次获校运会长跑比赛前几名,曾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17届运动会高校组田径比赛,并获得4x400米冠军。
王浩泽现在回忆起来,如果没有当时的坚持锻炼,可能就不会为成为一名航天员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。
隐藏技能:左右手都能写字
王浩泽出生在河北滦平县,父亲是一名交通警察,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。母亲幼时家贫,被迫辍学,可依旧一边干农活,一边挤出时间自学。最终,母亲考上师范学校,毕业后成了一名教师。
王浩泽初中就读于滦平县第二中学。据其初中语文老师孙长春介绍,王浩泽初中各方面都很出类拔萃,用左右手都能写字,中考成绩是全县第二。
高考那年,王浩泽被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。
喜欢挑战未知领域
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,研究生时主攻等离子体爆震,毕业后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,现在又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……这么多年,王浩泽不断涉足新的领域。
王浩泽能跟航天结缘,也源于导师对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。毕业后,她把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。
在那里,王浩泽从事的是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。研究新型发动机,对她而言又是一个从零起步、从无到有的过程。
作为系统总体设计师,她研究各分系统的设计原理。复杂的方程式,谜一样的参数,天书一样的运算逻辑,成为她探索钻研的对象。
王浩泽很享受攻克未知的过程。她说,调动全部脑细胞,全神贯注地去探索,就像游戏闯关一样。将这些难关一个个攻克后,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幸福感。
入职没多久,王浩泽的第一个作品惊艳出炉。为她提供实验平台的一位知名专家,对这一产品赞不绝口。得知产品是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独自完成后,教授更是对她刮目相看。
2024年6月26日,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进行出舱程序训练。徐部/摄
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单位时,她报了名,并通过了层层严格选拔。
当走进航天员大队,看到那些曾经只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的航天英雄就在眼前,王浩泽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。
作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的唯一女性航天员,王浩泽在学习训练中不让须眉,是大家公认的“拼命三娘”。
2023年7月2日,王浩泽(左)在参加海上救生训练。孔方舟/摄
出舱程序训练中,航天员需要穿上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,模拟出舱过闸段动作。由于服装内加了0.4个大气压,王浩泽举手投足比较费力,加上在头盔内,头部活动受限,视野也变得狭窄,只能借助腕部反光镜来扩大视线范围。
将一个软管束的接头,插入腰际直径仅约1厘米的两个插孔,这个动作是个技术活,对于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来说,更非易事。
“手只能勉强够上目标,但视线够不着,戴着厚厚的手套,手也没有触感,试了几次后,胳膊就没力气了。”王浩泽说。
失重水槽模拟训练中,上脚限位器对她来说也是一项难题。
穿着厚厚的鞋子,再蹬上脚限位器,将鞋子卡进不到2厘米宽的卡槽里固定好,是一项比较难的操作。王浩泽第一次训练这个动作以失败告终。
如今,王浩泽对太空之旅充满信心和期待:“让每一个日出日落都成为宇宙精彩的记忆。”
航天员宋令东
“最好的男子汉去飞行”
“以后不要坐飞机,要开飞机”
从曹县县城出发驱车20公里,便到了宋令东的老家——曹县侯集回族镇回楼村。秋收已过,金黄的玉米堆在路边,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,新播下的小麦已发芽,嫩苗随风摆动。村头,大叔大婶们聚在一起,谈论着本村最大的新闻:“令东要上天了,这孩子真不赖!真争气!”
宋令东家(极目新闻记者摄)
“他从小就聪明。但光有聪明,没有努力也肯定不行。”宋爸爸告诉记者,宋令东从村里小学毕业后,就到了邻近的成武县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习,“那时我和令东他妈妈在成武县做点小生意,就让他去那里上学。他年纪小,跟在我们身边,能照顾下生活。”
82岁的宋奶奶精神很好,热情地和亲友们聊着天,她说:“家里人都叫他‘令东’或是‘小东’,他从小就爱说爱笑,成绩不孬。”
在宋爸爸的记忆里,宋令东从小学习成绩确实一直很好,“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,90多分都很少,经常考满分。”宋爸爸提到,宋令东从小性格开朗,在高中时喜欢打篮球,朋友很多。
正是在成武县读高中时,宋令东与飞行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宋爸爸介绍,高中时,宋令东参加了招飞,经过层层选拔,成功地成为一名飞行员。至于飞行梦何时在宋令东心里扎了根,宋爸爸和宋妈妈已记不清。“有一次,一个同学给令东说自己坐了一次飞机,令东就跟我们讲,他以后不要坐飞机,要开飞机。”在宋妈妈的印象里,这好像是儿子首次向她提及要当飞行员。这到底是儿子的随口一说,还是真的要把开飞机当成未来努力的目标?宋妈妈也说不清。
何时有了飞行梦,宋令东没有提及过,但何时有了飞天梦,宋令东印象深刻。
“21年前,13岁时,我和同学们坐在电视机前,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。无比神往,飞天梦想的种子就此萌发。”宋令东说,于是高中毕业后,他就选择了离太空更近的天空,成为一名飞行员,驾驶战鹰护卫祖国的长空,保家卫国。
宋令东(央视新闻截图)
2020年,宋令东通过选拔,成为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。从入队到完成考核,两年多的时间,要完成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。宋令东从小晕船晕车,刚开始转椅训练时,身体反应很剧烈。“后来我就想,干脆开开心心去、开开心心转。”宋令东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,不断调整状态,最终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训练。
“我是在守望未来”
10月30日凌晨,宋令东将要踏上他的首次太空之旅。出差太空前,宋令东给家里打了电话,叮嘱爸爸妈妈注意身体,照顾好奶奶。
“晚上一定会看直播。”宋爸爸和宋妈妈一天忙个不停,打扫院子,准备凳子、马扎,接受采访……谈及宋令东的这次远行,宋妈妈为儿子加油:“一定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,妈妈等你凯旋。这一次圆满地把任务完成,再等待下一次任务,继续为党和国家作贡献。”
宋爸爸也为儿子送上祝福:“儿子成为航天员,我心里特别高兴,祝福他成功。平平安安地回来,开开心心地团圆就可以了。”
即将出征太空,即将实现飞天梦想,宋令东对太空生活满怀期待:“我想出舱去看一看。因为在飞行部队的时候,当时我们飞过拂晓飞行,最高的高度飞到了2万米,当时在2万米看日出,那个时候天地线已经是带着一定的弧度了,看完日出以后,感觉自己很渺小,但又很幸福。这次有幸能到我们自己的空间站,我很期待能出舱看一看,看看整个宇宙的壮观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